第十二回胜读十年书(1/1)


  付教授六十来岁,花白的头发,一身中式便装,显得精神矍铄。路上听刘总说这位付教授可是期货界的大佬。当年凭借做多棉花一举赚了几个亿的财富,也奠定了他在期货界的地位。刘总请他就是打听一下他对今年行情的见解。
  众人分宾主落座,主坐自然是付教授,刘总做东就挨着教授坐下,其他人按年龄大小,建文无论年龄还是实力都和众人有很大差距就在末席坐下。
  身着清朝宫女服装的服务员,六个一排,先摆上瓜子,干果,甜点等小蝶。随后是九转大肠,葱爆海参等这些都是鲁菜建文自然熟悉。原来在老BJ的上流社会还是鲁菜为主。鲁菜讲究食材,手艺,火候,要色,香,味俱全。这是普通老百姓都无法企及的。所以街头的饭馆很少见鲁菜馆,有,也是卤菜中很低端的家常菜。反倒是味道统一,制作简单的川菜遍地开花。
  刘总给付教授酙满一杯十年的茅台酒,酱酒的独特香味顿时弥漫整个房间。众人先是相互吹捧一番,随着酒意渐浓。刘总不失时机的向付教授请教起期货的事。“付教授您说期货操作有什么诀窍吗?”付教授微笑道“我觉得期货交易和传统行业有很大不同,别的行业要稳,期货行业要快,做期货就不能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脚印,人生没有几个脚印”众人皆大笑点头称是。付教授接着说“万事万物皆有规律,又不是一成不变,道德经里说道可道非恒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时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男人道“教授您说今年做什么品种会有行情?”教授略一迟疑“不瞒大家我还是坐建材类的,奥运会建设正如火如荼,我觉得不光今年,未来数年都会是建筑材料的牛市,就看把握的时机,入场是不是够低,交割期内会不会有向上突破的事件发生”建文小心的站起身“请问教授农产品有没有机会?”教授见他极是拘谨,摆手示意他坐下。“这位小友问到农产品,我就讲一下我对农产品的看法,玉米,强麦是主粮关系到国家命脉,是断无大起大落的道理的,新手可用以试水,不会大赚当然也不会赔太多,大豆,豆粕还是多观察外盘,关注北美,南美产量,棉花就比较特殊了,因为是战略物资,大有可图”刘总的水平不是其他人可比,他的困惑自然也比别人更高深“教授对做多和做空有什么独到见解?”教授望了刘总一眼笑道“刘总是期货界的风云人物,我怎敢自不量力!”刘总摆手道“教授就不要取笑了,还请不吝赐教”教授见他说的诚恳“以我愚见多单更易操作,因为造成涨势的因素更易形成,比如某个品种利润下降会造成与这个品种相关的企业破产。企业破产后就看多了,农副产品也一样,一种作物如果多年亏本,农民一但放弃几年内不敢再碰,这意味着未来几年这个品种会相对稀缺,也对做多有利。做空就不会那么突兀,而是一个相对较久的过程,因为工业产品想加大产量要建厂房,上生产线招工人这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农产品也是,农民要观望,收获要时间”刘总听得频频点头,口中不住称赞“有见解,真是受益匪浅啊”众人也跟着点头。付教授虽说喝了不少酒,举止言谈丝毫不乱。作陪的众人也不失风度,不时有人引经据典,虽然不时有笑声,但都是为活跃气氛故意而为。
  建文觉的这饭局才是高端的饭局,相比之下自己从前参加都是闹剧一场。大多是东拉西扯,最后喝的个个东倒西歪,没有联络了感情,反而浪费了生命。不知不觉三个小时过去了,付教授举起手里酒杯“各位,刘总,感谢今晚的盛情款待,因明天行程早已安排,今晚就不便久留了,感谢各位”说着喝完杯中的酒,起身告辞。刘总知道他的脾气,也不挽留,起身相送。众人也跟着送!
  返程的车上,刘总很是高兴“建文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真是胜读十年书啊刘总,这教授见解独到令人耳目一新”小胡撅着嘴只管开车,这么难得的机会他是一点也没看到。只是和其他司机一起在饭馆的大厅里吃了一顿饭,心中暗骂“这老怂被这乡巴佬灌了什么迷魂汤?怎么这么器重他?我跟了你这么多年也没见你这么好脾气,莫不是这小子会什么妖法?”刘总对他其实是不错的,只是怕他平时满嘴的口头语,一旦喝了酒再满嘴跑火车有损公司形象,平日里建文就很有礼数让人放心。建文先让小胡送刘总回家,然后自己下车步行。小胡连句客套话都没说一句,就开车回家喝闷酒去了。建文从十八里店下了小胡的车,顺着大洋路往南走,新修的南四环火龙一样蜿蜒着向东直到小武基转头向北而去。窄小的大洋路就从四环下穿过,和灯火通明的四环相比大洋路的路灯显得暗淡无光。建文回到横街子,他的小店还有一些刚下班的民工买东西。高伟还在店里,他每天都忙到很晚,早上还要早起照应早点摊的事。见建文进来“你怎么走回来了,小胡没送你吗?”“我没让他送”
  两人在店里闲聊了一会儿,就一起回住所睡了。第二天还没起床就接到刘总打来的电话“建文按照付教授的话,建材还是有行情的,我岁数大了,受不了颠簸只苦,就想到了你,你抽时间去一趟唐山和关外,唐山,鞍山是钢铁的主产地,考察的费用公司报销你看行不行?”说实话建文对这要求是求之不得的,走一走涨涨见识,就算没人报销他也想出去看看,现在刘总这么一说便一口答应了。BJ离唐山也就三百来里,按说自己开车去就行,只是鞍山距离就远了,路上大车又多,开车就不安全了,所以坐火车就成了即安全又可以了解风土人情的最佳选择。当时是没有高铁的,普快列车是很慢的会耽搁几天时间,建文收拾了几件替换的衣物就出发了。

和时势英雄之期市风云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