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邂逅(1/1)


  1938年的沈阳那时还叫奉天,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七年,奉天城内被日军占领,整个东北都笼罩在阴影之中。奉天城外不远处有座村庄名叫贺家窝棚,贺家窝棚被一条无名河一分为二,北边是王家村,南边是李家村。这天,桂兰正在家里帮妈妈金环磨高粱壳,把高粱壳磨成粉末,然后掺杂在高粱面中,这样原本只够一个人吃的高粱面就够一家人吃了。王富贵扛着锄头推门进来,金环问到:“今天咋回这么早?”王富贵答到:“有户人家要搬到我们贺家窝棚,不知道是来王家还是李家,听说是城里来的,我去看看。”桂兰听到起了兴趣喊到:“我也去我也去!”王富贵看了看金环,金环说道:“好吧去吧,反正高粱也磨的差不多了,但是回来晚了可就没饭吃了。”桂兰高兴的拉着爹爹的手往外跑,边跑边说“知道了,娘。”
  父女俩手牵手来到小河边,初春的风吹在桂兰脸上泛起了丝丝红光,不远处看到一行人正沿着河边走来,越来越近,领头的是乡长,正边走边说着话,应该是在介绍贺家窝棚的地形和历史,后面跟着一对男女正在笑脸相迎努力附和着,再后面跟着一个男孩,个子不高,瘦瘦小小的,穿着一身明显大一号的中山装还戴了顶学生帽,虽然他离着有点远,但也在仔细听乡长说话,他们越走越近,快到王富贵和桂兰跟前才看清男孩的脸,男孩长的浓眉大眼,高鼻梁,脸也白净,跟贺家窝棚的男孩一点不像。桂兰的眼睛盯着男孩看,心里想着:“世上还有这么像女孩的男孩,而且还穿着这么好看的衣服。”看着男孩越走越远,桂兰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喊道:“乡长,这是谁呀?”乡长看了看桂兰又看了看男孩回答道:“这是孙老六的儿子。”男孩看向桂兰,然后转身又跟着乡长走了,王富贵拉着桂兰说:“走吧,再不回去可就没饭吃了。”
  孙老六祖籍山东德州,原本家里是开客栈的,山东遭遇天灾人祸,这才舍弃了祖业闯关东投奔了奉天城内的堂哥孙斌,说起这个孙斌那可了不得,是给少帅张学良开车的司机,他为人低调又能干,很受少帅赏识。孙斌给孙老六一家安排在奉天城里一个公寓住下,又送了一辆板车和本钱,让孙老六在奉天城里做起了收破烂的买卖,古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是西安事变后,孙斌杳无音讯,之前公寓的租金都是孙斌支付的,孙斌失踪后孙老六靠收破烂赚的钱根本付不起房租,这才举家搬到了贺家窝棚。孙老六的儿子名叫孙志,时年7岁,瘦小的身材比同龄人还要矮一截,像是营养不良,但长的浓眉大眼白白净净的,孙老六总是开玩笑说他脖子以上一表人才脖子以下骨瘦如柴。孙斌很喜欢这个小侄子,就把他安排到奉天满洲医科大学附属小学读书,这是一所日本在中国东北开办的学堂,目的是为了控制在东北流行的鼠疫疫情,防止人口减少和流失,孙志每天放学还能带二两白面回家,这也是孙志上学最重要的原因。就这样,孙老六一家在贺家窝棚安了家,每天孙老六拉着板车带着孙志到城里上学,来到城外,孙老六就让儿子下车自己进城,如果被城里人看到自己儿子在日本人开的学校上学,这收破烂的买卖就别想做了,到了下午放学时间,孙老六和孙志再到城外指定地点汇合一起回家。

和王桂兰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