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渔夫和鱼鹰(1/3)


  远古时期,白膏河水清澈如雅鲁藏布江的雪水,碧绿如锦缎,可称为人间琼浆玉液。
  时光迈着固定不变的步伐向前,向前。万事万物的定律,人是不能战胜它的,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白膏河水清澈的日子里,鱼虾满河,垂钓者随处可见。怡然自乐。正是谷满仓,鱼满舱的黄金时代。
  除了冬季河面封冻的时节,人们时常会见到河面上驾着小船用鱼鹰捕鱼的打鱼人。打鱼人皮肤呈铁铜一般颜色,体格精瘦健壮,在河里驾驶一条窄窄的小舟,快速地追着鱼鹰飞奔。
  简直就是一幅流动的画。艺术家眼中的优美景色,在为生计奔波的劳作者眼里,也许就是辛苦的生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对辛苦且心酸劳动者的赞美,完全可以理解成是养尊处优者的矫情。
  孩子眼里的世界是单纯的,尚不知人间的疾苦。人间烟火对孩子们而言,就是吃喝玩乐。他们体会不到打鱼人的辛苦,只是认为好玩。小时候,方直与小伙伴们对这样的打鱼人十分崇拜,既能娴熟地在水面上飘逸,又拥有十几只鱼鹰,简直潇洒自由到不行。
  龙阳人眼里的鱼鹰,其实就是鸬鹚,黑色的羽毛,长长的嘴巴,弯弯的脖子。鱼鹰是捕鱼的一把好手。
  捕鱼人在投放鱼鹰捕鱼之前,通常要用一个卡子把鱼鹰囊的下面卡住,以防捕到的鱼被鱼鹰吞到自己的肚子里。不能让它损公肥私,中饱私囊。
  饥饿状态下的鱼鹰捕鱼时,尤其勇猛。其把头扎到水中,潜入水面以下,疯狂地追逐猎物,直到吞下的鱼把囊填得鼓鼓的,才回到船舷上。这时捕鱼人就把它拿住,头朝下,把囊中的鱼用手指挤出来,再把它扔到水里。
  腹中饥饿的鱼鹰不明就里,再次钻进水底,寻找水里的鱼儿,努力捕鱼。囊中的鱼再被挤出来,鱼鹰再被扔到水里。如此循环往复。
  可怜的鱼鹰若是累了乏了,想在船舷上休憩片刻,马上会被捕鱼人用竹竿毫不手软地赶下水里去。此情此景,与历史上的资本家没啥两样。剥削,永远是资本家的专利,更是他的本质。
  资本家的生活充满奢华,但捕鱼人生活不容易,为了养家糊口,只能风里来雨里去。鱼鹰的生活更不容易,既失去了自由,更可悲的是,要为打鱼人辛辛苦苦打工一生。
  人与鱼何异?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子非我,焉知我之苦。
  上学放学路上,倘若能够碰到捕鱼人用鱼鹰捕鱼,着实幸运。美美地看上一段时间,着实过瘾。
  慢慢观看鱼鹰捕鱼,是白膏河中学孩子们最值得记忆的美景。
  七十年代末期,合安地区行政区划发生变化,决定恢复白膏河集老街的过去的风采,要重视对老街旧址等带有历史文化痕迹地方的保护。
  白膏河老街的魅力自始至终未曾消退,要好好保存起来,发展下去。于是,专门成立了白膏河乡,乡政府所在地就设在白膏河集。
  这个决定很英明,深得百姓的赞美。对的事情总会得到承认与赞美的,或早或晚,要经得起历史检验。

和白膏河中学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