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杨屋一代和农村习俗(1/3)


  第二年春。
  杨芋的奶奶、杨妈、杨婶就负责在杨家承包的梯田里种玉米、红薯、土豆、花生……;杨爸和杨叔煤矿有活的时候就去煤矿挖煤,没活就回洋芋村家里种地。
  杨芋家居住的屋子最初是太奶奶在杨芋的爷爷结婚时召集全家和请村里人修的茅草屋。
  茅草屋的材料主要是茅草、木头、木板、藤条、绳子、盖蓬布。“杨屋一代”在车路旁一个较高地势平坦的田里。
  修茅屋时,人们先在田的上面每隔一小段距离挖一深坑,再把较粗且长的木头插入其中,围成多个连接在一起的正方形。再把一捆捆的茅草紧密的铺在木头间的间隙里和木头外侧,会铺上厚厚的几层。人们把长长的树藤切成两半,把分散的一捆捆茅草用藤子串联成一个整体。一排茅草堆的上面用一根,中间用一根,最下方用一根,中间和上方的中间用一根,中间和下方的中间用一根,再拿一些用木头做的,形状大小各种各样的“秘密武器”随机牢牢地镶嵌在茅草捆里。经过这两轮操作,茅草捆就会紧密的连在一起还不滑落,就像一个整体一样。
  屋顶的设计是这样的。在茅草屋体最边上立着的正方形的最上面一根木头上方,倾斜的放两根木头,使得最上面的木头和两根倾斜的木头成为一个三角形,用三根长木一左一右一上连接两个立着的三角形的端点和顶点,再横着每隔一段距离放一根长木填满从天空看屋顶倾斜的两个矩形,最后就用一捆捆茅草竖着铺满两个矩形,再用藤条和“秘密武器”处理,屋子的大部分工程就完成了。
  剩下的,就是用很大的盖蓬布严严实实把屋顶盖起来,再把盖蓬布的四个角用绳子固定在屋子的木头上。盖蓬布的作用是隔绝雨水。茅草屋的地面不是泥土,而是杨家人先用晒干的黏土,反复踩踏的坚硬地面,既平整又干燥。
  这样的茅草屋冬暖夏凉,除了火,啥也不怕。
  慢慢的杨爸和杨叔长大了到了结婚的年纪。杨芋的爷爷就把住了几十年的茅草屋拆了,拿着这些年种烟叶攒的钱再和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借了一些,建了“杨屋二代”
  修房在农村很有讲究,一般会把堂屋放在房子第一层的正中央且面积比其他房间大很多。堂屋被农家视为神圣之地,是祭祀、红白喜事、接待宾客等民俗活动的核心场所。
  堂屋重地就是堂屋内与堂屋门相对的墙壁,墙壁正中设有神龛,也称家仙。牌位正中竖写“天地君亲师位”的大字,大字两边各竖写一至两道小字,通常为姓氏祖先和当地普遍敬奉的神祇。牌位两边配有对联,上面有横批,比如杨芋家的就是,对联:“敬天地恩光普照,奉祖先世代荣昌”,横批:“祖德流芳”。诸如此类的对联,多种多样,主要是以歌颂天地、国家、祖先功德,希望后代繁荣昌盛。
  牌位下位,用来放香炉和油灯、蜡烛等的龛台,还会有一个木头做的倒梯形的装满玉米粒的容器,有需要的时候烧的三炷香就插在里面。
  再下面为土地牌位,兼有招财童子和进宝郎君的牌位,两边也有对联,内容一般:“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或者“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横批有“堆金积玉”等。
  农家祭祖分定时和不定时。

和纵情欢歌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