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过年(1/1)


  我还记得我小时候过年的时候,有这么几件事是必须要做的。
  一件是帮着我母亲撑毛线,在当时的那个年代里,我母亲经常给我织毛衣,而织毛衣用的毛线都是外面买回来的,然后回家需要用热水烫一烫,至于为什么要用热水烫,我也不清楚,但是我记得,当时我大姨家是最早安装了暖气片子的。
  而且我姨夫当时就在暖气片上安装了一个水龙头,在那个年代里,暖气片里的水还都是很干净的热水,所以我大姨在家烫毛线,就是直接用的暖气片里的热水。
  毛线烫好以后,我母亲就让我双手撑开毛线,然后我的母亲就把毛线给卷成一个一个的毛线球,让后这样就可以给我织毛衣了。
  我记得我小时候过年穿的新毛衣,都是我母亲亲手给我织的,而且大多都是那种两种颜色交错的方格毛衣,因为当时的那个年代里很流行这种样子的毛衣。
  而穿在毛衣外面的外套,则是去附近的大华商场去买,我记得当时买一件衣服才十几块钱,后来突然有一天,大华商场里出现了一件100块钱的衣服,当时所有人都在震惊这件衣服的价格,但也是从那天开始,往后所有的衣服都是100块钱以上的,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因为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画了一个圈,然后我们就开始改革开放了。
  除了衣服,还有我小时候穿的鞋子,基本都是是球鞋,后来有了双星这个牌子以后,我就常年的穿双星牌子的运动鞋,直到我上初中之后,才开始穿旅游鞋,后来就开始流行韩版的棕色休闲鞋,不过那已经是我20岁以后的事情了。
  当然了,大华商场可不是只回卖衣服和鞋子,同时也会卖文具和其他的东西,我小学用的书包和铅笔盒,当时都是在大华商场吗里买的,不过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我母亲给我买的一些玩具,尤其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乐高玩具,这也是在大华商场里买的。
  这个本来是一个红色小汽车,不过买回家以后,这个汽车就被我父母给拆成了零件,并且还告诉我,这个小汽车是可以从重安装起来的,并且当时他们还要求我按照图纸吧小汽车给重新拼起来。结果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小汽车的样子了,直到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原来那个玩具叫乐高,是瑞典的一款拼装的玩具。
  除了这些事,还有就是我母亲会在过年之前的各种忙,比如酱牛肉,做馒头,炸麻花什么的,其中我唯一能帮忙的一件事,就是帮着我母亲灌肠。
  当时我家里有一个很小的绞肉机,我母亲灌肠的时候,就会提前准备好肉馅和肠衣,而我的任务就是不断的去摇晃绞肉机的手柄,不断的把肉馅推送到肠衣里。
  作为回报,我母亲会在大年三十的那天晚上,用冬粉给我做一份水晶水果拼盘,这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并不是因为这道菜有多好吃,而是因为我一直认为,我母亲做的这个东西就是果冻。
  另外还有女士香槟酒,这东西当时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喝到,而且我当时一直以为这个女士香槟酒牌子上面的那个的就是当年的倪萍阿姨。
  后来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女士香槟酒就逐渐的开始消失了,直到前几年才又出现在了超市里,如今握看到的话,还是会买上两瓶的,不过现在可以肯定,牌子上的那个女的,肯定不是倪萍阿姨。
  说起大年三十,最快乐的当然就是放鞭炮了,我小时候在三十那天晚上,那是你们爱谁谁,不管大人们是聚在一起打扑克还是说说笑笑的,我只管放我的鞭炮。
  我小时候放的鞭炮,那可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什么小坦克小飞机,甚至还有在水里也能跑的小船。
  其他的就是什么猴子开炮,还有火箭降落伞,小灯笼,这些鞭炮不但能放,放完以后的鞭炮皮,还可以接着继续玩。所以我从小就有到处捡鞭炮皮的习惯,后来这个习惯被我的妻子知道了以后,现在每当过年的时候,她都会提醒我,“唉!那货!又快到了你捡鞭炮皮的时候了”……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就是一些我不敢放的鞭炮,比如窜天猴,还有魔术弹,后来为了放魔术弹,我都会提前准备一个啤酒瓶子,然后把魔术弹插进瓶子里放。
  再往后,这些鞭炮就越来越贵了,我父亲当时就给我买那种一百小电光的挂鞭,然后给我一个一个的拆下来,就这样,一个鞭炮成了一百个鞭炮,而这个也够我玩上一整天的了。
  再往后,因为过年放鞭炮会污染环境,慢慢的就开始不让放鞭炮了,后来那几年里,还兴起了一阵小沙炮,这种小东西只要扔在地上就会响,但是真的也没有什么意思。
  直到现在我是还觉得,只有身处在四周都是火药味的环境里,然后用香头点燃鞭炮引线的时候,才有过年的味道。

和就这样慢慢长大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