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科举立,曹操心乱(2/4)


  随着时间的流逝,整个汉朝也就形成了以世家为骨干,以地方豪强为枝叶的统治阶层。
  豪强并非没想过更进一步。
  只不过,这个统治阶层的枝干,却不允许他们上来瓜分自己的利益。
  以前豪强无力反抗,只得讨好世家,让更多的族中子弟在地方担任掾吏,如此也能保得家族兴盛。
  现如今,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地方豪强自然不会继续给世家大族充当绿叶,而是选择与寒门士子站在一起,准备彻底粉碎世家的特权。
  寒门士子的影响力或许有限,但豪强若是团结起来,在地方完全能够一手遮天,比起世家大族犹有过之。
  毕竟,世家本就不像只能扎根地方的豪强,把精力都放在朝堂之上,对于基层的影响力,根本比不上本地的土财主。
  提携豪强、打压世家,也是周琦计划中的一步。
  在这场选人制度的角力之中,要分清楚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谁又是可以拉拢利用之人。
  毫无疑问,既得利益的世家乃是敌人,寒门士子乃是朋友,地方豪强乃是可以拉拢利用的预备盟友。
  只要豪强开始站队,哪怕楚国境内的所有世家尽皆造反,周琦也有底气把他们尽皆扫灭而不动摇国之根本,毕竟那些所谓的基层掾吏,本来就以豪强居多。
  只要基层不乱,楚国就乱不了。
  面对愈演愈烈的这场风暴,楚王府终于发话了,召集楚国境内所有有名望的大儒、世家领袖、豪强代表,以及杰出的寒门学子,在襄阳举办规模空前的讨论,最终决定楚国以后新的选人制度。
  诸葛亮虽然出身世家,不过作为这场风暴的发起者,再加上其担任荆州治中的半年时间,所处理的案件都让人心服口服,被众多寒门学子当做领袖,将其推举为代表。
  为了保证大会的顺利举办,周琦几乎调动了整个荆州的兵马,从襄阳至地方,都进入了戒严状态。
  历经两月的大讨论,在周琦的刻意引导下,上千参与大会的代表,最终确定了楚国未来新的选人制度,那就是科举制!
  所谓科举,就是摒弃原有的察举制度,使用开科取士的方法,自下而上分别设立乡试、县试、郡试、州试、会试以及殿试。
  只要是楚国国民,任何人都能参与科举。
  之所以从乡试到殿试分那么多道程序,既是为了避免庸才齐聚襄阳,拉低整个科举会试的质量,也是为了基层的寒门士子着想。
  这个时代交通并不发达,出一趟远门就意味着要花很多时间与金钱。
  对于世家、豪强而言,这些并不算什么。
  但是对于家庭普通甚至贫寒的士子而言,或许去襄阳考试几次,就会让自己倾家荡产。
  甚至于,有些家境很差的士子,甚至连去襄阳的盘缠都凑不齐。
  先举办乡试,那就是在本地考试,既能刷下一大批浑水摸鱼之人,也能节省远去考试的路费。
  最重要的是,周琦还明文规定,各科考试成绩优异且家庭贫寒者,地方需要为其准备下一场考试的来回路费。

和汉末:家祖乡啬夫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