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5)


  白天黑夜,日月轮换,对于个人来说,时光便是在这样的看似恒定中平静地流逝着。对于其中发生过的种种事,貌似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逝了,变成了一段文字、一段视频或是一项实物性的记载而存在于过去及将来的某个时刻。无论是像关于我微不足道的“足浴包煎水喝”这样的日常小事(我身体并无大碍,好在当时呕吐了一阵,把大部分“汤汁”都呕出来了,还没有等其进一步产生反应),还是事关全体人类抑或部分族群之间的大事(有如国与国之间的战乱纷争;世界性的传染疾病;地区性的地质灾害)。
  关于桓哥和我就“购买新手机”所谈及的内容和由此导向的观念,确实对我产生了一些改变,虽然改变的幅度可以说是很细微,改变所能持续的时间也说不准,不过到目前为止,这段“影响”依然作用于我身上。这段谈话,我反复回味过多次,每次回味结束后萦绕的思绪都会归结于这样几个词汇:“过度消费”“提前消费”“诱导消费”。这样的词汇其所能传达的意思可能不够精确,但也暂无其他更适合的概念可以表述,我只好权且接受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后续的考量了。的确,我的消费观念存在着不小的误区,这是我反思后得出的一个结论。一开始这个结论让我感到不太舒适,不愿意去接受,因为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反映了我自身的“生存之道”其实是错误的;反映了我至今这三十年的“人生”其实是被动性的、是被诱导性的、是混沌的,这无疑让我感到怅然,感到迷茫。此前,源于这样那样的观念,我也是“顺其自然”地想过要赚钱去买车、买房(即使后来也没有真正赚到足够的钱,但基于此的想法和幻想却存在不断),以此去获得一种社会认可(即使只是邻里乡亲之间的认可),以此去达成某种所谓的“成功”的表现、达成某种“有本事、有出息”的外在体现,以此去彰显这世间、这个时代对于“人生发展”的可能是不成文规定的某项必备条件,似乎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个“正常的人”。
  在经历了一段夜深人静却辗转难眠的“低谷期”后,对于上述结论我有了另一个方面的思考,即,纵然我到了“而立之年”非但没有“立起来”,反而还倒在大雨冲刷的泥泞黄浆中四肢胡乱摇摆晃动,但既然我认识到了这一点,认识到了自身所处的“真实现状”,那么就存在一个可供改变的可能,就算这个可能性很小或者产生的改变不大,但至少应该不会让我还是这么狼狈吧。由此,当我再次阅读《瓦尔登湖》时,对于其中《经济篇》所描述的——就住所而言,甚至可以钻进火车站旁运输货物的长方形木箱中,钻上几个小孔可供呼吸即可,而多少人终其一生为之“羁绊”的,无非就是换了一个更大、更舒适的木箱子而已——才有了稍微更切身地体会。
  不过,这也仅是自己头脑中的其中一种观念而已,只不过这种观念现阶段占据了主导地位。可我也不敢将自己的思绪过于发散,让它们“自由搏击”,因为随便挑出另一种观念都可以把我上述的描述揍得一蹶不振,举起象征赢者的右手骄傲地站在我面前,告诉我它才是正确的,而我此前的想法完全就是扯淡,只是为了给自己的懦弱无能、不求上进、得过且过的生存状态找一个堂皇的借口罢了……所以,尽管我思绪中“佳丽三千”,也只敢“独宠一人”。而且,为了稳固这种专一的观念,我开始将审视的眼光转移到别人身上,企望从周围人的消费观念上获得一点佐证,获得一点自我正确的肯定及安慰。说来也巧,或许又是所谓的“命运弄人”,在这个时候重又相遇了我的初次恋人(初恋),从与她的交谈中更加稳固了我的信念。

和刷过之处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