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桀与历史(1/2)


  品读历史是很有意思的,比如羿射九日的故事,先不讨论射日的羿和篡夏的羿是不是一个人。
  夏羿夺权后没有称王,而是扶立了傀儡仲康,然后背后主持国事,这引起了其他部落和氏族的不满,而掌控历法和天象的羲和二氏就公开站出来反对,于是羿就给他们安了“废时乱日”的罪名,派兵讨伐。
  而羿射九日(貌似唐以前都是称为羿的,后羿的名字是唐以后加的,甚至演变为了“后羿射日”)的神话里,太阳是帝俊与羲和的孩子,为祸人间,民不聊生,羿射杀了他们,然后得百姓称赞。你品,你细品。
  很有可能五帝时期的羿和夏后羿真不是一个人,但后世流传下来的射日故事慢慢融合为一个了。如果不是一个人,那历史真的是像成汤脱困一样是个轮回剧,一幕幕似曾相识的巧合不断重演;如果真是一个人的话,那后羿射日的故事,就是一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了
  有说法的,九日指的是太康的九个很能打的族人,都在战场上被后羿用弓箭射死了。忘了是从哪里看来的假说了
  建议看姬叉的这是我的星球解释过帝俊后羿的设定感觉蛮有趣的两个羿都是夏朝的有穷氏的羿
  有说不是人,是部落。
  古代''天下''是否稳定由几方势力的平衡决定,并非简单一个君主所谓贤能还是靡乱所能决定,历史故事需要于历史文物一一对应才能大致确定当时的真实情况,对于一个君王来说,很多时候甚至靡乱才是保护君主本身的工具。
  掌权者要平衡士族和武将,也要在他们对百姓进行剥削的时候做调整,同时还要保证自己能压得住朝堂,任何事情达到一种程度的时候就没有简单的解法了,而表现出来的也并不能做为真实材料来给出自己绝对的判断。
  少康之后的夏后还是不是姓娰都要打个问号,毕竟后羿也没改国号,他应该叫夏后羿,从考古挖掘来看,从夏到商的转变中至少“夏都”大概是和平演变,甚至有部分夏人成为商人的组成部分,而在商朝,也没听说有什么有名的娰姓诸侯,倒是和羿同姓的妘周很出名,妘周的方位也很符合西邑夏被打败后逃亡的方位,而妘这个姓氏和商与羿的来源一样,都是出自东夷,那么夏到底是东夷一族之间的更替还是东夷西羌两族间战争的结果就很扑朔迷离了
  其实我怀疑目前剩下的大半未破译的甲骨文文字中存在“夏”作为王朝名真正的甲骨文写法,也许【夏朝】的“夏”和【夏季】的“夏”在一开始根本不是同一个字,只是后来或许因字形字音相近而混用了
  禹、启创立了夏朝基业,之后太康失国是经历了一段波乱,但直到少康中兴夏朝才步入正轨,在少康、杼、芬、芒在位时夏朝经历了一段稳定发展期,帝杼、帝芬在位时期是夏朝最强盛的时期,帝杼“作矛与甲”并向东征伐到东海之滨获得传说中的九尾狐(可能是某个东方部族的图腾)。帝芬在位期间,先后征服了居住于泗水、淮水之间的九夷、即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等部落,扩展了夏朝的势力。同时夏朝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是夏朝的“槐黄时节”,是夏王朝之花盛开的时节。

和人间热门词话录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