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戏诸侯(1/2)


  真实历史,周幽王跟申后生了个儿子叫宜臼,但是周幽王很不喜欢自己母老虎王后,三年后又找了个美女褒姒,生了个儿子伯服,周幽王被褒姒迷的神魂颠倒,就把母老虎申后给废了,立褒姒为王后,周幽王行为把国舅申候惹怒了,就东面联合缯国,北面犬戎,以周王废嫡立庶为由,进攻王师。其他诸侯默许了申候行为,然后申候缯候和周幽王在宗周打了一仗,周幽王手上的成周八师因为父亲周宣王在千亩之战大败,精锐骨干力量损失光了,不得不从太原之地招募大批戎人充数,然后可想而知,宗周之战对方有大批犬戎人,己方也有大批戎人,战争结果可想而知。周幽王与虢公石父兵败被杀,成周八师全军覆没。犬戎军杀到京城烧杀抢掠,把伪太子伯服杀了,伪王后褒姒抓了,(被野蛮人抓了可想而知)。然后申候,缯候,许公立宜臼为周天子,东迁成周。原宗周之地都给了西垂大夫,并给他封了个名存实亡的封号秦伯。然后就跑路了。然后为了对周幽王记忆消除,在国语(周国记事史记)里说周幽王。
  就事论事,我个人比较怀疑这个事,毕竟燃烽火是要打仗,即使真有这事诸侯也得是带兵来,那集结军队,发装备,大军进发,这总得十几天几十天吧,这段时间周王和褒姒不睡觉在上面等着?就算是都城附近的小诸侯,也不能说是一小时以内就带着大军来吧,光俩人站上面愣一个小时我都觉得褒姒笑不出来了
  司马迁的愿意应该不是讲这个什么灭国是女人的罪。而是讲周幽王是因为废长立幼行为的不认可。但是汉武帝是废长立幼的。所以不能明着写
  那时候还没有帝王,天子及其诸侯都是自称寡人或孤,嬴政开始才自称朕
  寡人这两个字活字印刷不出来。
  不是吧,先秦时期人人都可以自称朕,包括王公贵族。
  朕是我的意思,秦始皇之前所有人都可以用,秦始皇之后变成了皇帝专用
  朕在秦之前都是君子士大夫的一种自称,平民百姓都可以用,没有特殊的含义;到了秦始皇才把它做一个特称以显示皇帝的地位,平常人就不能用了
  虽然是谣传,但我们应该抱不以一眚掩大德(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功绩)的态度,客观的看待这件事情。
  鲁迅先生曾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忍辱负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为搜寻散落在民间的历史,是史公足迹殆遍宇内,所未至者,朝鲜、河西、岭南诸迁是着初郡耳。”为考究史实的真实性,太史公司马以不同的文献记载相互印证、辩析,“择其言尤雅者”。汉代著名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引刘向、扬雄之言,赞扬《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可见,司马迁秉直中言的态度,是得到后人认可的。
  最后我想说,历史虚无主义是不可取的,否定太史公的成就,也就是否定我们自己的历史。
  任何史官记载史料都会带有他的立场,自汉武帝开始独尊儒术后,官方尊重儒家思想。司马迁师从董仲舒跟孔安国,董仲舒是汉代大儒,孔安国还是孔子直系后裔。他记载历史是为了维护儒家构造的封建秩序,让贵族通过官员通过读史来学习上古的“大同社会”,他在选择各种同一件事却记载截然不同的史料时也会把更符合当时价值观的史料作为正史,因此一些记载跟法家墨家截然不同。史记跟竹书纪年最突出一点就是服务对象不同,无论哪一家的史书都要为官方立场服务。

和人间热门词话录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