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让与尧舜(3/3)


  回复:四大文明古国。至今只余中国,这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不过我认为这并不是单纯是巧合。你说有一个文明每一步都走对了。我觉得不然,从夏朝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四千年,有无数个朝代犯过无数次错误。能有如今,应该是在关键节点上没有犯过非常大的错误。大方向是走的通的,比如虽然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得先战国七雄国史正史几乎断绝。只余秦史,有大量的优秀的先人结晶智慧毁灭,这是不利于文明传承的。但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使得战国合七为一,天下统一。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两千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仍然受着儒家文化的影响,比如孩子孝顺父母,父母慈爱孩子伦理纲常。但是这就毁灭了百家争鸣,变成了唯独儒家,也使得儒家很多封建糟粕得不到纠正。但是汉武帝的大一统,中国古代的“天下主义”基本定型,皇帝应该是天下的领袖,而天下应该是统一的。这就避免了我们成为欧洲那样一个个分散的政权,,而是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帝国。而时至今日的欧盟的都不能整合内部。内部的各种声音消耗着欧盟的精力。而我国一国的领土仅比欧洲略少,国内各项实力也要远远超过欧洲单独的一个甚至几个国家(虽然目前人均低)但是我们长远来看的发展前景远胜于欧洲。因为我们是统一的,就连当年民国的军阀都希望统一全国,而非永远裂土封疆,这就是老祖宗留给我们最宝贵的东西。最后:越久远的人或事,越是会被后人神化,仿佛是完美无缺的,就像一个制度刚刚创建的时候,是不完善的,需要修修补补的。但是在上百年以后也会被人神圣化。
  我觉得不是禅让可能是因为对方太牛逼不得不传给他人再好都有私心
  我倒觉得禅让应该是可信的,毕竟早期更多的是生存,那部落里更多的是需要强大的头狼。而随着逐渐安定下来,思索的东西更多了
  古代史记都有错误,三家分晋和齐也改过史书,说是说禅让,古代基本都是禅让。
  权力的传承与转移,不仅仅是一个王位的接替。而是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利益调整。黄袍加身,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野心,而是一个集团的集体行为
  尧舜禹时代,中国社会还属于原始氏族时期,自然不是父死子继,而是氏族社会中常见的选举
  得了吧,尧舜禹以前皇帝都累得要死,给老百姓做老百姓都知道自己干不了,哪有那么多钱财给你享用,留给儿子受苦是吧,大禹水治的差不多了,才把位置传给儿子,尧舜时候都知道,不找个老实人,都不愿意干这活
  以史为鉴而已有波人不愿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而更愿意相信人性本恶从根本上否定儒家而儒家无所不包无所不容通过文史记录来引导后人向善
  竹书纪年以及韩非子的引用都有类似于尧幽囚舜野死的记在,足以说明在先秦时代的史书对尧舜禹禅让的记载是怎样的

和人间热门词话录差不多的小说推荐